【泰州晚报】今天是全国母乳喂养日 新妈妈们请走出这些认识误区

来源:南通大学附属泰州妇产医院

温馨提示:为节省您的手机流量,文章内容简短,有任何疑问可预约挂号了解。
  

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日,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(2011-2020)》提出,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应达到50%,而目前我国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5%,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%。泰州妇产医院幼保健部主任任晓红说,对于纯母乳喂养,部分新妈妈还有认识上的误区。

误区:三天后开奶对宝宝有好处

  任晓红在教新妈妈进行母乳喂养

真相: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,不利于宝宝吸到初乳。

孩子出生后的口奶就该是母乳,并且要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。

给新生儿喂初乳好处多多,产后5天内的乳汁叫初乳,初乳中的蛋白质含量较成熟乳多,脂肪和乳糖含量较成熟乳少,适合新生儿的需要。同时,初乳中含有许多淋巴细胞和抗体,能抑制或杀死细菌和病毒,被称为早获得的口服免疫抗体。

所以现在科学的喂养方法,就是在出生一小时以内开奶,这样孩子能及时吃到母乳,及时获得能量,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。

  误区:女性乳房大小会影响乳汁量

真相:很多新妈妈都会有乳房小,产奶量不足,宝宝肯定不够吃的担心,但实际上乳房大小与将来奶水多少无关。

产后有无乳汁分泌和产奶的多少,其决定性因素与乳腺是否充分发育有关。据专家的研究证明:每个乳房不论大小都有数十个乳小叶和数百万个乳腺腺泡。所以说,所有孕妇都具有泌乳的功能。

产后让婴儿尽早地不定时和频繁地吸吮乳头是刺激乳汁分泌的动力,而吸吮次数、强度以及持续时间与奶量分泌多少有密切关系。乳汁是边吸边分泌,而且是越吸越多。

  误区:乳汁分泌不足给孩子加配方奶

真相:许多新妈妈担心宝宝吃不饱,于是就给新生儿添加配方奶或水,减少母乳喂养次数,这是母乳喂养中很大一个误区。

其实,初生婴儿胃很小,出生后1-3天胃容量只有乒乓球大小,每次吃很少就够了,随着婴儿日龄的增加,母亲泌乳量逐渐增加而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。如果添加了配方奶,婴儿有了饱足感,就降低了对母乳的渴求,母亲乳房得不到婴儿足够的吮吸刺激,乳汁分泌就会受到影响。

从营养成分来说,母乳里面的抗体可以预防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,所含丰富的牛磺酸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,这些都是配方奶粉所不具备的。

  误区:为防乳头皲裂,用吸奶器泵奶、奶瓶喂奶

真相:吸奶器泵奶是在宝宝吃奶结束后,妈妈还有多余的奶汁,可以泵出保存备用,但是如果一直是吸奶器泵奶用奶瓶喂奶的话,时间久了乳汁分泌量会减少。

给刚出生的宝宝用奶瓶,会造成“乳头错觉” ,宝宝特别容易出现拒奶、烦躁等现象,人为地造成母乳喂养的困难。

乳头皲裂可能是因为喂奶姿势不正确导致,宝宝吮吸时用力不均或吮吸面太小,都会造成皲裂出血。这时也不能因为惧怕疼痛而不再坚持母乳喂养,可以选择在哺乳完后用乳汁涂抹伤口,或者涂抹软膏,但一定要在下次喂奶前将药物洗净。

  误区:母乳喂养影响身材

真相:很多新妈妈产后为了身材干脆放弃母乳喂养。其实,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。

怀孕期间准妈妈为了宝宝的正常发育,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素,积蓄了较多的脂肪,这些脂肪就是大自然为产后哺乳而储存的“燃料”。如果这些燃料一直积存在体内,没有及时“燃烧”,就会越积越多,所以产后身材走形其实是产前导致的。

在哺乳期间,妈妈给宝宝喂母乳是一个燃烧脂肪的过程。因为母乳喂养可以消耗母亲体内额外的卡路里,减少母亲皮下脂肪的蓄积,喂奶的母亲的新陈代谢会改变,不用节食就能达到“减肥”目的。可见,保持母乳喂养实际是给体内的脂肪找到了一条“出路”,是帮助妈妈恢复体型健康的方法。

相关阅读

专家团队
自助挂号平台 省时省钱免排队